跨境电商不是唱衰,而是“黑化”了!
你在亏钱,只是因为钱难赚了!
那小白还能不能做跨境电商?
看看这份“跨境黑莲花攻略”!
入场小而美“卷同行”,
反制薅利润“斗平台”,
合同慎重走曝光“抗物流”
仿造开发新思路“寻增量”,
堪称一条龙打怪速升级↓↓↓
01
一片唱衰,跨境电商“黑化”了?
2022年上半年,跨境电商似乎青黄不接,随着各大卖家财报出炉,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做跨境电商血亏!你看大卖都亏的这么惨,都在裁员!
实际上,跨境电商这行大家很注重头部,甚至以头部的动态为风向标,所以出新闻的都是大卖家,他们一亏,或者不赚,大家就以为天要塌了。说到裁员,能裁员的就是都是大规模企业,小公司多数是没有这个担忧的!
其次,各平台战报出炉,发现确实同质下滑,亚马逊亏38亿美元,Shopify亏15亿美元,eBay亏13亿美元,Wish亏6000万美元。你看没说错吧,印证跨境电商难做。就平台数据而言,确实反映一点:大环境下的普遍问题,电商放缓,需求降温,利润不够补贴投入。
亏了,大卖传出来的新闻都是甩货清库存,裁员,稳固核心业务,流量和销售渠道多元化,提升竞争力等。平台亏损,反而会加大投入和进一步压榨卖家利润。Shopify计划每年10亿美元投资物流,亚马逊进一步转嫁成本,Wish想重塑品牌开新线。
平台不赚快钱,都是长期投入,他们有资本,也有能力让投资者相信业务的持续增长潜力,这就是他们做跨境电商的底气。
然后,再想想看,跨境电商难做,为什么今年船司利润还在破纪录?报表显示货量少了,但是运价还能上涨71%,哪里来的走高资本?
去年叫难,但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仍是增量市场。
如果整个市场全链路环节都在亏损,那么日薄西山,尽早离场。如果各环节有赚有亏,整体增量,但难度加剧,这说明这个行业黑化了。
竞争加剧,多重因素挤压利润,跨境电商已然黑化,盲目入场和扩张,那必然活不过“几集”(几年),行业黑化,小白入场也得升级,这个时候就得开启“黑莲花攻略”了。
02
入场“小而美”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封号潮后大规模多站点铺货也被逼转型,品牌化是未来趋势,这不意味企业就得做大,头重脚轻的畸形规模,经济逆风时的巨额成本负担,反倒不如做轻的“小而美”。
这两年大家多是关注大卖家的动态,反而忽视了占比更多的中小卖家群体,因为小和轻,不露名,最适合闷声发大财,一个年入百万美金的夫妻店,其利润抵得过上市亏损十几亿的大卖,说来也让人感到唏嘘。
这里小而美主要体现在品类垂直,品牌产品精美,品控良好,能够持续运营、留人和复购。真正做到小而美的卖家就不会天天在网络上掺和着没订单,没排名。因为中小卖家群体,都比较“望风”,赚钱的时候闷声不露财,都亏的时候就齐吆喝,叫惨。所以网络上可以交方法,但不能交底,尤其在做的类目、品牌和网站相关信息。
如何做到小而美?中小卖家的弱点竞争力不强,没有所谓的品牌效应。举两个例子,这段时间很火的露营经济,且国内市场占比不足美国十分之一,疫情五一期间国内有意提倡,还没开播备受瞩目的综艺“花儿与少年”就是以露营为主题。并且国内市场占比不足美国十分之一,那不是海外通吃吗?于是不少卖家预感该类目又将一波爆发,有意跟风,问题出现了:谁火卖谁。
(图源网络)
首先这个类目包含很多相关户外产品,帐篷、防风服、照明灯等,有些可以固定组合搭配售卖,如何垂直,不懂选品都会出问题。
其次会遇到这种情况,无法满足海外户外专业运动者和爱好者的需求,专业户外者会对设备有更高要求,产品要能够承接这些需求,凸显专业性能。爱好者需要提供完善的服务推荐和售后,比如露营设备购买需要注意什么,怎么使用等,才能承接流量真正留客。
火当然能卖,能持续的火吗?能持续的卖吗?这是入场卖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如果卖的产品本身并不火爆,还遇到同行抢单怎么破?有卖家反馈长期合作客户不下单,一打听转移了订单。单价一样,但是订金优惠,尾款到港付清,还用的他的货代。这种情况要么改进产品,不能同质化,提升产品和品牌竞争力;要么反向学习这些招数,客户担忧货运风险,你能不能提供靠谱货代资源?同样单价能否考虑给予优惠支付条件或者出货发货更快?原则注意一点,做小而美就不要价格战。
03
反制亚马逊薅利润
入场不仅要和同行竞争,还得和平台“斗智斗勇”。现在入场的,建议多看看先入者惨败、亏损、封号案例,成功的经验复制不来,失败的教训可以吸收。
之前的文章Mark已经说到亚马逊下一步就继续降低卖家利润,从广告业务、物流成本、仓储成本等,卖家要做好反制和应对的准备。傻傻的做亚马逊,不如马上停止不做!2022要做一定要参考这6点……
不要傻投广告,建议更精准的筛选词库和拓词,多的是免费的亚马逊运营工具分析数据和转化。烧钱有点击没转化的考虑优化,有曝光没点击付费的可以不处理继续观察。计算通过广告打造爆款的成本是否值得,多利用更低成本的站外流量,铺设社交媒体引流。
物流和仓储亚马逊接连涨价,4月28日起加收5%燃油附加费,轻小计划门槛提高到10美元,5月15日起,仓储中心存放271至365天的商品,每月都收取库存附加费每立方英尺1.5美金。
卖家一定减少盲目备货,多进行库存周转,尤其是季节性产品要做好备货计算,低货值沉积卖不出的建议清仓,省的再被薅钱。大量铺货型卖家,没有利润的考虑精简弃款,不要再投入试新品,控制成本,优化核心产品。
04
就你会卖广告?
近日,SHEIN又开了新环保产品线,不要学,它的前提是5月初成为美国全应用程序的下载量榜首。
独立站的卖家一定要抓引流、优化和增长。除了产品硬实力外,还可以进行其他增量试想。日前,亚马逊关闭了旗下独立站Selz,原团队转移发展buy wth prime业务。这是什么呢?亚马逊通过Prime体系巧妙切入独立站卖家群体,提供物流配送,虽然不在我的平台,但是物流业务得到增量。
那么独立站卖家也可以?此前有快时尚品牌H&M测试独立站开放三方市场,帮别人卖货,甚至成立了一个品牌联盟,相互引流,帮助用户一站式购物,减少购买摩擦。例如H&M网站销售服装上衣,你还可以买到合作品牌lee的牛仔裤、斐乐的运动鞋,推动更多流量到网站,产生增量销售,满足消费者寻找新事物和无缝购买的乐趣。
还有更直接一点,卖广告啊,这么高的毛利,又不只有平台可以卖。有些独立站卖家就开始尝试卖一些广告位增加多方收入,网站的浏览都可以成为潜在客户。例如卖户外设备,可以放露营地活动广告等,总之广告的类型和观感,要能自己把控。
这种尝试目前是低成本的。但越来越多品牌希望将市场捆绑到他们的主流网站上,那么差异化和前瞻性很重要。这意味着要仔细考虑市场上提供的品牌,寻找独家合作伙伴,并确保自有品牌仍然处于产品的前端和中心。
05
物流合同慎重官司得打
除了卷同行,斗平台,寻增量外,物流也是一大难题。去年国内外卖家吃尽苦头,据报道,一美国进口商从中国进行货物,与大集装箱航运公司签订协议,结果是一纸废约。
在纸面上,得到了每年从中国到芝加哥的最低集装箱数量的保证,每次的价格在4,000到5,000美元之间。
但实际上,过去一年中,韩国航运巨头HMM 只运送了承诺的25个集装箱中的9个,而台湾公司阳明海运仅运送了100个集装箱中的4个。
当时的旺季,卖家为了确保库存只能选择竞标集装箱,平均每个集装箱花费15,000 美元,该进口商还另外为一百多批贵价货物支付溢价保费,平均每个箱子22500美元。
为什么签了合同都难以保证?其实多数卖家并没有注意,在与承运人合同中包含一项自由度条款,航运公司有义务提供最少数量的集装箱,同时考虑到承运人无法预见或控制的市场造成的任何不利影响。
所以去年一年的毁约卖家都在打官司,但这种情况违反了合同精神,但没有违反合同的白纸黑字,故而比较复杂。
但是海外对于舆论非常重视,在多数报道运费以及卖家抱怨毁约之后,相关政府就持续开始了回扣和垄断调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运费继续飙升。
卖家对于这种情况,仍然建议找大航司货代长期合作,尽量明确合同或者私下协议条款,下半年预计运价回落,卖家仍有谈判议价空间。关系良好的,淡季能介绍合作,旺季也不会少了你。对于旺季不理毁约,淡季也别想我们卖家照顾生意,违背契约合同的,直接走官司流程!
国内卖家也是一个圈,抱团取暖,不良货代相互曝光,基本没了商誉和订单,这和早前国内卖家抱团集体起诉流氓律所恶意注册商标勒索一样,有了集体,有了先例,有了经验,卖家也就进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