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会是近十年来外贸最艰难的一年吗(7条应对建议分享)
爱跨境 跨境电商 2022-06-04 15:33:11 · 热度999

买家最近下订单不太积极,WHY?

2020年新冠疫情刚刚暴发时,一些外贸朋友曾预测过,恐怕这一年会是近10年来外贸最艰难的一年。

结果我们都知道,2020年并不是。

反倒是今年,身边绝大多数外贸人都说:“难!”

受海运费、原材料、汇率的影响,客户没订单是一方面;有订单的企业,近来也饱受疫情之苦。

外贸企业该如何度过这一段艰难时期?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2022年会是近十年来外贸最艰难的一年吗(7条应对建议分享)

1.做好外贸环境变化的准备

客户们为什么最近下订单不是那么积极呢?主要原因有这几方面:

首先最关键的肯定还是这疯魔的海运。运费涨到买家都麻了,如果运费都要比货值高,你说买家还下单不下单?

另一方面,现在海运时长要比疫情之前长上一倍(甚至还多),有些客户订的货终于拿到手时,早就错过了最佳销售时机,那么只能压在仓库,要么就打折清库存,这样自然也就削减了他们继续下单的意愿。

其次,我们的主力出口市场目前都在面临CPI高飙的问题,3月欧元区年度通货膨胀率达7.5%,历史高点;美国3月的CPI甚至达到了8.5%,刷新40年来最高……物价上涨造成消费需求疲软,必然会传导到采购端。买家看衰市场,也就不再愿意囤积太多库存。

第三,客户国家的本币兑美元基本都在走弱,人民币却在走强,这种情况相当于客户的进口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部分原材料因局势等各种原因,出现了暴涨的情况,也增加了采购成本。

最后,我们现在出不去,买家进不来,类似于印度、越南、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会利用地利之便争取采购商的订单。

所以当前有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大单子越来越少,小单子越来越多。

我们外贸人在思路上要做的大的转变是:

①不要再忽视小订单。

②不要再怠慢老客户。

③不要再只盯着那几个主流市场。

④研究竞争对手时,不仅仅看国内同行,还要了解国外供应商情况。

⑤理解国家的大趋势,尤其是“碳中和”“碳达峰”带来的产业升级。

2.选择内卷还是涨价,得想想清楚

外贸行业苦内卷同样久矣。然而“卷”基本都是被裹挟的,并不是你想停,想停就能停。

在利润不断被摊薄的今天,有些外贸企业有底气涨价,有些则因为担心涨价后买家会跑,仍然在苦苦坚持,希望通过跑量来维持收益。

其实去年的限电减产已经说明了产业转型的未来趋势。无法涨价的企业也需要盘一盘,你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只有价格,还能撑多久?

3.不盲目做任何扩大生产经营的决策

其实我知道不少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通过外贸实现财富自由的案例,彼时有不少老板们尝到了订单爆棚的甜头,大刀阔斧扩张产线;也有不少外贸人跳出来单干,开始创业。

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去年年中,东南亚沦陷于德尔塔病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订单大量回流到中国,不少企业接单接到手抽筋。当时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事:一个做纺织的老板反其道而行之,车间主任跟他提要加产线,他拒绝了,并且还在盘算见好就收。

问他怎么想的。他说他就是感到惶恐,因为即使订单量上去,利润率还是低的,在订单火热的时候还好说,那万一订单又溜走了可怎么办呢?到时再把机器卖废铁吗?

他的原话是:“制造业太烧钱了,如果你的厂子是一笔糊涂账,那么千万不要好大喜功。”

4.款到再发货

在货款安全方面,当前情况下也需长个心眼,很多朋友已经给公司加上了“款到再发货”的底线,小心驶得万年船。

5.积极与本地商务部门沟通,了解最新政策

今年开始,各地也像2020年一样,推出了各种给中小微企业减负的政策,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各省份都有,基本也都涵盖了对我们外贸行业的扶助。

建议大家积极与本地商务部门沟通,有啥利好政策及时了解、及时申请。

6.当你无法改变大环境时,调整好自己

现在我们外贸人的圈子里、微信群里,聊起今年行情普遍会比较悲观,也有不少外贸从业者比较焦虑,特别是近期遭遇了工厂封控、居家办公、出货不畅等等困境的外贸人。

但是请注意两点:

第一,大环境不是你或者你的公司努把力就能改变的;

第二,大家面对的是一样的问题。

如果心态不太平稳,容易被社交媒体和舆论所影响,那就卸载那些会影响情绪的APP,专注于自己。想想这段时间自己是不是能再学点什么,能再做点什么,甚至给自己放个假、充分休息一下都是好的。

人生这么长,你总不能指望它永远顺风顺水,学会与逆境共处,也是重要一课。

而单纯的焦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把自己拖进负面情绪的泥潭里!

7.对于外贸业务员来说,现在要不要考虑转行?

这个问题对于一些新入行的外贸人来说,当前会非常纠结。但要说明的一点是,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轻松来快钱,你看跨境电商、直播带货、自媒体等等热火朝天,但你没看到的是,这些火爆的行业在背后淘汰了多少人。

对于老外贸来说,基本还是比较坚定的:情感上的舍不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理性,我们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全部来源于这个行业,跨行业从零开始,也许并不划算。

如果当前的业绩面临困境,首先找问题。想一想,所处的细分行业及产品定位是不是出了问题,有没有改善的空间;当前的问题是不是海运或一些突发情况造成的,在这些因素消退后,有没有回暖的可能。

其次可以盘一盘自己现有的资源,以及积累下来的经验,能做怎样的、有把握的改变。

最后,处于瓶颈期甚至是冰封期的外贸人也不要灰心,“中国制造”完备的供应链、优良的性价比,是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冬天”只是暂时的,该回来的订单终归会回来,那时我们会是更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