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推动式和拉动式
如果想买一辆汽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4S店里看看有什么最新的车型,觉得价格合适的话,当天就可以买下来,整个购买的过程很便捷。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我们买的是4S店的库存车,可能会不太喜欢汽车的颜色、轮圈或内饰,毕竟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
现有的库存车不支持定制,因为它们是在下单之前就已经制造出来的,在供应链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推动式生产Push,也叫做推动策略。
制造商先把商品生产出来,放置在仓库里,等到客户下单后,就能立即交付。制造商大批量地生产同一型号的商品,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集中采购原料、连续进行生产,把供应链成本降下来。
推动式是能实现成本最小化和交付满意度最大化的制造策略。凡事有利就有弊,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商品缺乏个性,客户只能在很有限的范围内选择,如果想要定制,只能在提车后再进行改装,体验感较差。
由于大批量生产,推动式会产生许多库存,如果商品滞销,卖不出去的库存就会砸在手上,囤货风险较大。
现在的供应链模式已转变为需求驱动Demand Driven,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来触发一系列的商业活动。因此有些人认为供应链应该改名为需求链或是价值链,但供应链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短期内也不会换个名字,咱们也不必纠结它到底应该叫什么。
根据客户需求来驱动的制造模式就是拉动式生产Pull,也叫拉动策略。在消费者拉动链条之前,制造商不生产商品,直到客户下单后才会启动。我们可以简单地比较一下这两种生产模式。
特点 |
推动式生产Push |
拉动式生产Pull |
立即为消费者提供库存 |
|
|
可以提供定制服务 |
|
|
可能有更低的价格 |
|
|
更好的设计和更高的质量 |
|
|
制造商有大量的成品库存 |
|
|
制造商有更多的原材料库存 |
|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这两种策略各有优缺点和适用的场景。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们是否可以同时兼有两种模式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使用延迟策略Postponement,它结合了推动和拉动式生产。
如何找到推动和拉动的结合点?我们先要知道产品中可进行定制化的点在哪里?结合点处的零部件或是半成品应该是标准的,比如汽车的“白车身”,它是车身结构件,也就是车架子,包括了车门、发动机罩、行李箱盖和其他未喷涂的车身,如下图。
一款车型的车身是标准的,是不会变动的,顾客在购买之前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然后车厂根据选定颜色进行喷涂。轮圈和内饰也是同样的道理,根据购买者的选择在后期装配的时候定制生产。
如果颜色、轮圈或内饰各有五种方案,那么顾客总共可以有5 x 5 x 5 = 125种选择,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得到很大的满足。对于车厂来说,定制化选项仅在5种之内,所以原材料库存总体可控,并不会造成太多的库存负担,可以控制住成本。
拉动式会失去一些交付的速度,因为是接单后工厂才安排生产,确认订单、生产排产、完成交付等过程都需要时间。如果工厂柔性化制造水平很高,总体交付时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
《供应链管理从入门到精通》(卓弘毅)【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二
快餐中的应用场景
推动式和拉动式无处不在,以我们最熟悉的快餐为例,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汉堡包就是很好的例子。肯德基的下沉市场和本土化策略做得很好,每年40-50种新品上市的节奏也让人佩服,但是产品定制化能力不强。
在手机端APP点餐,经典的香辣鸡腿堡是作为一个最基础的产品选项,不可以选择拿掉蔬菜或是沙拉酱。
相比之下,麦当劳的汉堡定制化就做得好多了,在竞品麦辣鸡腿汉堡中,默认是加麦香鸡酱和生菜,顾客也可以去掉勾选,对于不喜欢它们的人来说就很友好了。
肯德基汉堡是典型的推动式生产,由于没有开启定制化选项,所以店里是批量化地生产同一款汉堡,做好后放在保温箱里保持食品的温度和口感。
顾客点单后就能立即交付,速度是没话说。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成品库存不能做得过多,特别是在非高峰用餐时期,订单量减少,没卖出去的汉堡就成了呆滞库存,而食品的货架保存期Shelf life又很短,超过一定时间的食品需要被销毁,给店铺带来库存的损失。
麦当劳汉堡默认是标配选择,但留给了顾客定制化的机会。如果你想买到一个新鲜出炉的汉堡,就可以在定制的时候做一点点的改变,去掉酱、蔬菜或是吉士,餐厅就会根据你的要求当场定做。虽然出餐时间上稍微慢些,但保证出品是热乎的,而不是保温柜里的库存货。
显然麦当劳的拉动模式对餐厅运营和系统的要求更高,背后是厨房柔性化生产和系统推拉结合点的前移。厨房需要快速根据定制化订单生产,而且不能出错。推拉结合点从汉堡成品向前移动到了原材料层面,需要管理的库存种类更多了,复杂性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