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所谓的干货,比如,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客服转化,如何提升客单,如何做老顾客,如何提升客户复购率等。我从来不相信速成法,我承认在某些方面这些干货或许有点用处,但归根到底这些都是皮毛,都是表象,我们还是要回到“四太虚”的事情上面,也就是文化、战略、人和管理。
首先是客服团队,这里把人放在了第一位,对于任何事情,人都是第一因素。一个团队最主要的就是两个组成部分,即一个核心负责人和很多团队成员。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也是在说明核心人员、领军人物的重要性。
能够做好客服工作确实需要天赋。大致来讲,在招聘客服主管上有多个方向,有的公司愿意招募400电话客服主管,或者类似的岗位,这有很大的好处,一是抗压性和专业度非常高,二是服务力和勤奋完全没有问题;缺点是不太容易转变思维,即在电商专业和产品专业度上需要很长时间的提升。
其次就是内部赛马,即海选出来,好处是内部选拔可信任度高,但招募时间周期非常长,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受到内部的框框限制,没办法跳出现有的水平。而且通过内部赛马方式选出来的有可能只是客服当得好,但未必能做好一个主管。
最后就是找电商同行,精准定向挖人。这种方式用得比较多,向上挖人,能够用上更先进的服务管理经验。缺点就是费用高,而且由于是空降, 磨合期会比较长。
初步来看,这三种方式都可以解决客服负责人的问题,只是各有利弊。完整的团队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不断地打磨。有的公司是先选头,再选团队,这个思路也没错,头选好了、选对了,整个队伍才有主心骨。
关于团队成员的招募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只是招聘部门对客服团队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虽然每个公司都有核心部门,但说实话,客服部门需要大家从源头上重视。大部分电商公司基本上是这样的思路,招人进来,没有经验的一律先做客服,客服做得好,又有点想法的,再选出来做运营。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无形之中就认为运营比客服高一等,客服的上升路径就变成了做得好客服才能当运营。其实,对电商来说,只是岗位分工不同,客服可以有完善的升迁机制,从客服专员一路做到首席体验官,甚至是最高负责人。当然中间也可以转岗,但绝不是因为客服做得好就可以做运营。这是当下电商公司的通病,很多问题的源头就在这里。从另个角度说,在团队内部一定要打造能从底层往上升迁的通道,任何公司和部门都需要这种机制。
2、服务文化有了人,有了牛气的销售团队,有了厉害的领军人物,这样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呢?其实未必,说到底还是人性,因为人是有精神层面思考的,还是要回到文化基因这个体系中去。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曾问爱因斯坦,“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你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不要你有答案,我只想知道什么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爱因斯坦说,“嗯,这是个好问题。大概过了15分钟,爱因斯坦看着年轻人,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年轻人知道他有答案了,他问答案是什么。爱因斯坦说,“年轻人,如果真有什么关于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想就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这个年轻人说,“爱因斯坦先生,这难道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吗?”爱因斯坦说,“不是,因为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邪恶的,他将终其一生去发明武器、创造壁垒、创造伤害人的东西、创造墙壁,把人隔得越来越远。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发明联系,创造链接,发明能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的事情。”
这就是文化价值体系对现实世界的反馈。就像前文所说的,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定会去找做的方法;而如果你不想做,一定会找理由和借口。我们的服务文化追求什么样的核心价值,我们的团队就会变成什么样。关于这个案例,大家可以看看《日航重生》这本书,我认为这是一本关于理念、关于文化价值如何转化成商业效果的最佳案例。
我认为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是海航,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海航的服务理念全文。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特性,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根据企业的目标和理想,将服务文化落实到每天处理客服询单和售后当中,并慢慢地去养成。每天记录服务案例,每天分享提高,相互学习,弥补漏洞。文化价值体系指导工作,也来自于每天实际的工作,来自于相互之间的处理行为,而不是简单地把这些内容变成墙上的文字。
这是一种服务文化,销售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完美的客服团队,一定有完美的服务文化和销售文化,否则就是一种浪费。
3、服务战略对电商服务的整体策略分析和实现路径要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上来。服务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前期只有服务能力,但慢慢地形成了其他价值,而作为核心价值的服务成了公司初期的必要基础,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服务也可以变成流量来源。
我有一个朋友是开食品店的,她想尽办法加大部分淘宝的核心老顾客的微信号,一共加了几十个微信号,每个号超过2000个接待量,也就有几万个核心会员。这几十个微信号分配给8个微信服务专员,当然他们的工作不是每天发朋友圈刷屏,而是真的把加上微信的客户当成朋友一样聊天互动。你说这有多少技术含量,人员组织和文案管理就是核心竞争力。就是靠这种方式成就了她去年4000万的销售额,几乎没有营销费用。微信作为沟通工具绝对是一流的,它可以让你同客户的触点频率大大提高,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营销目的。我发现ー些淘宝金冠店都是在初期就开始同核心客户保持很好的朋友关系,只要一看到这些客户的ID号, 就能知道他们买过什么,简直就是人肉CRM系统。很多客户累计消费都超过10万元,他们的忠诚度之所以如此之高,靠的就是时间积累起来的那份信任感和熟悉度。如果你守着这样的客户不去做对应的运营,不去改变,不去把他们当成流量,就相当于守着一座金山而在山脚下种地。因此,客户的价值远远大于一次成交。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整体的运营策略重点在提升服务上,从服务这个单一维度突破,也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关键看你是否能够找到战略。不明白的回头再去看看前面关于优势思维的分析方法吧。
还有服务战略,提升到竞争层面,形成服务体系、客户管理体系,定期高效地同客户接触。这些系统建设一方面能够提升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客服个体的区别变小。怎么理解呢?在没有这些系统内容时,一个客户的价值转化取决于客服的接待水平,那么客服个体的水平高低就使他们之间产生了差异。但如果系统成熟,能够使用各种工具、成熟的方法、技巧,即使接待水平或天赋差一些,也不会影响平均結果,这就是体系建设的好处。就像历史上火器的出现,也是体系的创新、工具的创新,打破了冷兵器时代的个人英雄主义。在火器时代不需要体力很好,不需要能够一人单打10个人,因为在枪械面前大家都差不多,只要会躲会开枪,听指挥就好。这就把个体的差异尽可能地缩小了,这时素质差异变小了,而智慧差异和信息差异就变成了战场获胜的关键。
客服个体差异的缩小,就是不确定因素的减少。这就是服务战略层面的思考,用体系化建设降低客服服务的不确定性。前文介绍的那位开食品店的朋友对如何加客户、如何发朋友圈、如何聊天都做了明确的规范,只要是一个靠谱的员工基本都能够很好地胜任。今年他们又获得了一大笔投资,成立了垂直电商平台。
所以服务可以成为流量人口,可以作为一种电商战略。
4、服务管理服务管理,其实应该叫服务业务管理和服务团队管理。
电商要对服务业务管理进行数据化。能够用数据说话的地方都要数据化,这就是电商最大的效率提升器。举个例子,一年下来,你知道公司的客服一共打了多少字?人均多少字?每天接待多少人次?一年接待多少人?平均接待一个客户要多少费用?产生多少价值?……每个数据会让你有不同的思考。比如可以通过每接待一个客户的成本来决策招人和客服工资,每天接待多少人次来分析工作量,以及是否可以安排其他工作接人等;比如公司客服团队一年要打400多万字,这些数据虽然没什么用,但是能让人感觉有种暖暖的成就感;再比如询单转化、响应时间、服务时长等数据,这些数据的PK和提升就是数据化服务管理的体系;还有团队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晋升路径、职位、分工、各种管理工具的应用效果检测、选款等。
一个电商公司的服务团队不是一下子起来的,基本都经历过慢慢蜕变和提升。电商团队一定要有数字指标,一个是自己昨天的数据,一个是行业平均数据,一个是行业Top数据,一定要朝着这些数据目标去努力,慢慢提高团队水平。
服务水平的高低,其实也是平台分配流量的重要依据,这一点对前端捜索的体现非常明显。还有一点,淘宝会越来越清楚商家背后的实力,通过数据还原出商家本来的真实面貌,究竟是什么实力水平。其实一个店铺需要修炼的维度和调整升级的维度非常多,关键是要提升目标,才能知道差距,同时思考提升方案。
我经常听卖家朋友说自己有这个优势、自己有这个很牛的产品,其实所谓优势,是比较优势,不是和自己比,而是和竞争对手比;所谓优点,是比较优点,不是自己认为的优点,而是客户选择的优点。电商有很多模式和流派,比如低价跑量流、爆款流、产品流等,我认为再加上服务流,也就是当其他维度都没有优势的时候,你做出特別出众的服务,也可以成就自己的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