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枢纽空港发展经验看,非航业务已经成为盈利主要来源。随着未来双流机场向城市型机场转变,流量增速放缓、旅客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空港发展经验,把握空港商业发展趋势,建立国际化消费环境,推动机场流量价值变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内外空港商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空港既是航空枢纽更是商业中心。当前航空枢纽单一核心职能正逐渐向航空枢纽和商业中心并重的双核心职能转变。从客流层面看,航空枢纽效用使得空港商业中心与本城市主要商业中心在客流上相差无几。从商业规模来看,大型航空枢纽因其庞大的客流基础而自然会产生商贸优势。
(二)空港商业营运模式呈现新亮点。在航枢和商业两大核心职能并重发展的趋势下,国内许多机场开始将商业职能剥离,成立独立的商业运营公司对空港商业进行细分化和企业化的专业运营。
(三)商业规模促进流量价值变现。目前越来越多的机场将商业作为空港发展重点,将机场打造成旅游消费的目的地而不是中转站。(四)免税经济成为空港商业重要支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和消费需求急速增长,免税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而作为重要出入境交通枢纽的机场则已经成为免税经济的最大的消费场景。
(五)国际高端品牌争相抢占机场空间。未来更多的国际高端品牌和新兴消费体验业态将挤占机场原有传统业态、中低端品牌空间,空港商业将向高端化、新兴化转变。
(六)餐饮及休闲体验成为空港商业发展重点。为了增加空港非航收入,做大做强“候机经济”空港跨境免税店 官网,越来越多的机场选择以餐饮和休闲体验为突破口,实现空港商业调整创新。
双流空港商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对标国际空港商业发展经验看,双流空港商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空港商业运行机制不够高效。双流机场16家直接控股参股公司中,12家公司业务均是围绕机场航空枢纽职能开展的,仅有2家公司业务和机场非航业务有关,分别为机场旅客服务有限公司和机场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双流机场站前大区分属机场集团、双流区政府和武侯区政府管辖,在要素补给、利益分配等领域相对独立,尚未形成统筹规划管理机制。目前开展的商业规划和项目大多比较独立,缺乏像北京临空国际免税城那样由机场、地方政府和企业共谋共推共建共赢的合作项目。
(二)空港商业设施总体供给不足。2019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客流量达到5585.9万人次,日均客流量为15.3万人次,略低于春熙路客流水平。但是从商业载体看,整体与春熙路商圈差距甚大。由于机场前期强化航空枢纽、弱化商业中心功能,商业集聚度不强。与樟宜机场相比,樟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为6830万人次,仅比双流机场高出18.2%空港跨境免税店 官网,但是其每万人次对应的商业面积、餐饮店铺数量和零售业态店铺数量分别高出双流机场71.45%、89.89%和105.29%,两者差距甚大。
(三)空港商业发展效率低下。从业态看,目前双流空港商业业态集中在餐饮、购物等传统领域,休闲体验业态中以投币式按摩椅和哈德逊书刊为主,占比高达68%,沉浸式体验服务等新兴商业服务欠缺。从场景看,双流机场目前尚无室内文化景观和主题购物公园,整个机场环境中最大的停留节点在候机区,仅有候机长椅可以让旅客驻足休息,视觉停留点和消费场景较为缺乏。从非航收入看,香港机场、仁川机场和樟宜机场的人均零售和租赁业务收入分别为102元、107元和96元,而国内机场人均零售和租赁收入最高的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不足40元,两者差距1.5倍之多。作为国内机场非航收入发展典范的上海机场尚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双流机场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巨大。
(四)机场免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规模看,相比樟宜国际机场汇集超过400家免税店,成都双流机场目前免税店面积仅为470平方米。从品类看,双流机场只有烟酒、香化和少量箱包品牌,缺少服饰、珠宝、时尚配饰、电子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牌,品类较为单一。从品牌看,品牌设置上也主要是中端商品,对于航空客流的吸引力度不大。
(五)机场餐饮价格整体偏高。双流机场内餐饮客单价普遍比市内同品牌、同类型的客单价上浮30%左右,仅有以KFC、赛百味为代表的西式连锁快餐和部分小吃店可以将客单价控制在50元以下。造成机场餐饮整体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机场大多数采取公共公开招标的形式或者协商谈判的方式将特许经营权转让。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机场的收入,但是另一方面竞争者为了夺标不得不接受更高的租金水平。
加强双流空港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遵循空港商业市场化发展规律,深化“机场既是航空枢纽,也是商业中心”认识,把握西部门户枢纽和“三城三都”建设契机,推动空港商圈建设,提升空港商业价值,将机场5000万客流量转化为落地消费量。
(一)构建高效率空港商业发展机制。空港商业的发展应跳出传统机场商业发展模式,增强协同合作理念,推动资源高效配置。
建立机场集团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机制。加强空港商圈顶层设计,更进一步推动武侯区和双流区参与空港商业发展,按照功能区的理念合力规划打造空港商圈,打破空港商业发展的空间限制。
提升空港商业资源管理运营水平。建议聘请专业商业管理团队对空港商业管理运营,设立专业化的管理机构或子独立企业来运营具备发展潜力的细分商业领域,采用与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商场运营方深度交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借鉴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运营模式,推进由传统固定收租模式转为底租与销售收入分成模式,促进空港商业发展更加市场化,更能适应机场消费人群消费特征。
(二)打造高品位空港消费业态。厘清双流空港5000万客流消费行为和特点,统一分类,描绘消费画像,以需求为导向,在航站楼内和站前商业区进行细分化商业业态布置,促进空港消费业态升级。
便捷化设置航站楼内休闲体验业态。针对候机旅客的特点,把握候机“黄金2小时”,对航站楼内商业业态进行便捷化调整。重点引进较高知名度的商贸零售品牌,发展连锁快餐,减少旅客消费选择时间,提高转化率。进一步促进新兴休闲体验式业态发展,着重推动一批诸如迷你式KTV、VR游戏体验等便捷式体验业态发展,将旅客候机消磨时间转化为候机经济价值。
打造复合化站前商业综合体。借鉴新加坡樟宜机场发展经验,在机场航站楼前打造一个超大型商贸综合体,在综合体内设值机服务、安检等功能,且建设与航站楼间的快速通道,强化综合体商业和候机两大功能。
品质化打造站前商业业态。以打破机场候机空间封闭性、单一性等问题为基础,在商业综合体内部建设多层次的花园、植物园以及密林步道等生态景观,引进品牌能级较高的跨境消费、新零售、商务会议室、特色美食服务、沉浸式体验、现代文创等业态,建成一个国际国内旅客愿意提前来消费、觉得可以安心逛和想要多点时间停留的成都消费娱乐目的地。
(三)促进免税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免税退税政策和自贸试验区制度,全面推动空港免税经济发展。
利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积极扩围过境免签国家,完善中转服务体系,开拓更多的国际中转航线,增加机场中转客流,为免税经济发展提供客流基础。精准掌握过境免签旅客的主要客源国、旅客流向、旅客构成以及消费特征等信息,推出多个品类的特惠活动,让国际旅客真正感受到“中西部第一国门”的热情好客。
扩大机场免税规模。争取扩大机场免税店空间范围,积极开展与日上免税、国旅集团合作,增加免税商品品类特别是国际高端品牌规模。在自贸试验区内建设一个西南地区营业面积最大、商品品类最丰富的市内免税店,为入境 180 天之内的归国人员和提供于即将离境的外国游客及港澳台居民免税购物服务。
增设离境退税商店和免税商品国别展示馆。用好用活离境退税政策,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探索信息化自动退税服务模式,引导更多离境退税商店进入空港商圈。借助“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和机场枢纽航线优势,引导设置免税商品国别展示馆,打造富有空港特色的全球免税商品“欢乐购”天堂。
(四)营造高标准空港消费环境。国际经验显示,单纯发展空港商业产生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优化空港消费环境,打造国际化空港消费生态可以全方位加快空港商业发展。
推动空港生态文化景观建设。在机场航站楼及机场周边区域增设峨眉盛景、九寨风光、青城道观、都江堰、蜀南竹海、空港花田等自然人文景观,形成更多的视觉停留点。
进一步增加空港特色商业活动。促进更多的节庆快闪、文化活动、科技展、特产展等进驻空港商圈,优化提升空港商业氛围。
进一步优化空港商业配套设施。对标国内外典型空港商业设施设置标准,提升机场快速交通、机场内部指示牌等设施设置水平,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终端在空港商业应用。
要规范空港价格机制。推动适当降低空港商业经营成本,建立政府部门和机场集团共同执行的常态化价格监测体系,破除机场消费特别是餐饮消费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的不良印象。
老板必看:为什么现在电商都跑到海南去?海南跨境电商怎么做?(为什么要做跨境电商)
改造提升思明区中山路片区的思考(厦门跑街跨境免税商场)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贾文(世界经济、财务会计与税收筹划)在线访谈问答汇总(跨境电商会计分录)
【聚焦东博会】第三届中越跨境经济合作论坛暨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专场推(中国 跨境经济合作区)
广西东兴再启新项目 助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
广西东兴再启新项目 助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
有关首届消博会,今天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全!(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区进口)
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青岛跨境电商进口)
2023年跨境卖家值得关注的8大商业趋势(跨境电子商务产业)
【重磅消息】三部门联合发布:这些商品,可免税!华平货代(跨境免征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