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0日,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反垄断罚单落地,引发跨境电商市场巨大震动。阿里巴巴集团因电商平台“二选一”问题被处以182.28亿元人民币的罚款,该处罚决定释放出国家整治和规范平台经济的强烈信号。对于各跨境电商企业而言,警钟与机遇并存。
在国家监管部门大力依法规制企业滥用垄断行为形势之下,除了主流焦点中的超级电商平台外,更多包括跨境电商企业在内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经营状况也更加引发人们关注。超级电商平台固然可凭借市场地位、资本、信息、技术等实力维度形成天然商业垄断,但行业若要实现长期良性发展,还需市场各方参与主体全面均衡发展,其中主要包括由平台内经营者等组成的中小微企业,其如何突破发展制约因素,如何迎接挑战走出自身的发展破局之路,值得研究关注。
影响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在限制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当下备受热议的电商平台“二选一”是限制中小微企业发展机会的外部因素之一,具体表现为某些电商平台为扩大市场控制力,要求平台内经营者与其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台销售商品的行为,形式隐蔽且手段不断升级。其本质属于《电子商务法》所禁止的电商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优势,将其转化为欺诈平台内经营者正当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当下,不少入驻超级电商平台的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大多数既非品牌旗舰店又无实体店支撑业绩,即便其对平台的要求心存不满也无可奈何。这类中小微企业被迫接受“二选一”等垄断行为后,与同时入驻多家电商平台的其他企业相比,其商品的曝光度处于较低水平,被消费者接触、了解并选择的空间大幅压缩。销售渠道不畅最终反馈到经营业绩上,表现为经营交易额严重降低,面临着积压存货的滞销风险。
当前的反垄断形势,确实能够规制超级跨境电商平台滥用垄断行为,为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空间。但在目前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作为跨境电商业态发展重要推动力的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关键还需克服自身短板,突破内在条件的限制,缓解当前发展举步维艰的局面。
制约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商品质量保障能力较弱●
跨境电商商品质量保障与消费者维权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的痛点和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之一。根据商财发2018【486】号文,跨境电商商品符合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但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且无中文标签,需消费者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一方面,虽然现行跨境电商监管政策要求跨境电商企业应当承担消费者权益保障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商品信息披露、提供商品退换货服务、建立不合格或缺陷商品召回制度、对商品质量侵害消费者权益进行赔付等,但实际中受限于各电商企业实力与质量保障能力差异,仍不乏有对消费者权益保障责任履行不充分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大电商企业凭借强大的海外市场采购体系与规模效应下的议价能力,商品质量保障与处理维权问题的能力较强。而反观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实力薄弱以及业务规模较小,在市场采购环节即存在较大成本劣势小型跨境电商,在此过程中对商品质量、原产国质量标准把控不到位,导致没有能力做好跨境电商商品质量保障。
在中小微企业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商品质量保障能力始终是其发展壮大所面临的重要掣肘。消费者天然倾向于选择有自营信用背书的大电商平台购买商品,而部分中小电商经营者对于商品质量保障的薄弱与乏力,使其有限的信誉愈加受损,存续壮大面临更大挑战。
●关务合规有待加强●
当下,跨境电商领域存在低报价格、伪造“三单”、刷单、推单等多种违法犯罪形式,商家在报关时化整为零、申报品名、数量、规格、税号等信息不准确的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走私。通关违法行为频发于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群体,主要是因为中小微企业对于跨境电商相关监管政策了解不深入或把握不准确,但不可否认也可能与其追逐短期利益而忽视关务合规风险密切相关。
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因自身原因,面临诸多商业上的挑战。一方面来自市场竞争。目前,跨境电商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明显,部分中小微企业不能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对同质化发展的现状不能未雨绸缪,没有找到差异化、个性化的错位发展方向,创新意识缺乏。另一方面对相关政策了解不深。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没有专业法务团队,无法提前建立完善的商品信息处理、价格申报、通关危机预警等合规机制,也不能针对其违规行为及时整改并配合监管,导致信用减损,直至发生行政刑事处罚的后果。
厘清制约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是破解发展困境的基础,瞄准痛点精准施策才是发展致胜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及监管部门应与企业合力解决发展难题,实现突围。
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发展路径
●用好政策红利实现后发赶超●
国家大力支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近年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政策利好覆盖通关、物流、结汇、退税等各业务环节,为跨境电商的出口提供扶持鼓励。今年3月小型跨境电商,最新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全面放开政策,将跨境电商零售新模式向更广范围推广,鼓励更多电商企业主体加入市场,有利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行业的持续充分发展。在此背景下,电商企业更应充分用好政策红利,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差异性竞争,实现弯道超车,打造独特竞争力。
●苦练内功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方面,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要在提升产品、服务和企业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上下功夫,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包括在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国际化、品牌化”几个方面发力,同时一定要注重保护好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意识,企业所经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是企业根本的竞争实力,要注重产品和技术的核心创新,提升消费者权益保障能力,注重商品信息披露,优化退换货服务流程。
●着力管控经营风险●
国家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政府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为此,跨境电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重视全国企业信用平台定期向社会公示征信信息对自身信誉和社会信用带来的影响,从规范自身行为出发严控走私违规等经营风险。同时,要建立健全商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商品质量追溯体系。跨境电商企业应当明晰自身的经营合规义务,并积极配合执法机关消除经营风险,把握好主动披露政策方向,积极开展自查,以发现经营过程中少缴漏缴税款或违反海关规定的行为,并按规定主动及时报告,主动搭建和完善自身合规体系,形成守法便利的良性循环。
●依托行业协会服务发展●
行业协会等要提供相关支持,协助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提升进出口合规能力,包括出台合规标准以规范企业进出口全流程,对企业设立法务团队提供必要指引,通过提供讲座、培训及调研机会等方式强化企业进出口合规意识。此外,行业协会应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引导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合规发展,给予充分的政策指导和帮扶。
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虽不如头部企业对行业的影响大,但其聚沙成塔体量之大也关乎整个行业发展的兴衰,要想实现均衡且长远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另一方面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自身也要配合监管,遵照监管政策规范经营,正视并克服自身发展短板。
文 / 林少滨 张晓龙 陈美兰 车燕虹
郑天帆 蒋小冬 冯晓鹏
关于组织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小企业跨境撮合对接洽谈会的通知(中小企业跨境撮合)
唱响中博会 谱写新篇章—— 鹤山总商会企业家在中博会跨境电商展演讲(鹤山跨境电商)
官宣!eWTP秘书处落户杭州,跨境电商“操作系统”也要上线(跨境电商所用系统)
博鳌论坛把脉跨境电商全球化新机遇(跨境电商研究中心)
阿里国际站张阔:跨境电商新红利来自于外贸全流程数字化(电商 跨境)
阿里国际站张阔:跨境电商新红利来自于外贸全流程数字化(电商 跨境)
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对跨境电商交易的认识)
子不语通过港交所聆讯,跨境服装电商如何突围?(服装跨境电商的企业)
十年老牌倒闭!又一跨境公司宣布清算(全国跨境电商十强)
5种不同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分析(五大跨境电商进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