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找死,不刷单等死”成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共识?
在亚马逊上,想要问候一声“亲”,真的很难。亚马逊上的交流仍停留在二十年前的邮件时代——买家有问题先给亚马逊发邮件,模糊掉买家邮箱后,亚马逊再转发给卖家。
点开商品页面,看不到店铺,也没有个性化的店铺装修,所有商品都是一样的格式,评论区是唯一不同的地方。
在不少卖家看来,亚马逊最后拼的就是“谁的评价多,谁的评价好”。评论成了决定转化率的关键,偶有一条差评出现,销量就会直线下滑。
由此,在大洋彼岸,国内的跨境电商催生出了一个新产业——留学生真人评测。
一般来说,亚马逊服务商通过QQ群、微信群等组建大量测评群,服务商收取中介费,将卖家的商品链接发到群里留学生们购买商品后打上好评,卖家们再将货款退给学生。
01
“刷单找死,不刷单只能等死”
不少卖家认为,刷单是种不得已的选择。根据亚马逊的规则,当一个新的评论被发布时,会相应地改变产品的评分等级,被添加到评论总数、星级排名总数和平均星级排名中。此外,用户可以对评论进行投票,以表明其有用性,最有帮助的客户评论被指定在每个产品页面的一个特殊部分。
而卖家通过刷单,才可以提高排名,提高转换率,获得较高的Listing排名,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不仅仅是需要投放PPC广告(即点击付费广告),也需要有一定的销量、用户好评,才能获得更高的权重。
可假销量、假评价一直是扎在电商平台上的一根毒刺,亚马逊也面临着销量造假、评价造假、信息泄露等困扰。亚马逊也对评论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尤其是在去年10月提高了最新评论的权重,如果定期没有好评上新,来了一个差评,就会导致评分骤降。
亚马逊近两年评论政策变更:
- 2021年7月份起,机刷点赞仅仅只有24小时的效果了24小时后反弹
- 2021年11月起,自养号点赞无效,72小时反弹
- 2022年3月份-5月份,所有点赞无效,评价被冻结
- 2022年6月份-7月份,差评权重下降,好评权重爬升
- 2022年8月15号左右,差评权重恢复,大部分差评开始回到首页2022年8月份尾,评价权重变更,大部分的商家发现评价已经开始按日期影响(QA的A回答已按时间排序,点赞无效)
与此同时,对于违规店铺的管制愈发严厉,对造假卖家进行大规模封杀、销号、余款余货冻结。一旦被平台查处,轻则评论被删,排名消失,严重的甚至被关店,动辄几万几十万打水漂,有时候辛苦一年可能什么都没赚。
在这样的情形下,刷单这条路越来越不明朗。
深圳一卖家透露,“刷单驱动的运营模式,刚开始很爽,但是越到后来越弊端凸显。”
一方面,追热点、打爆款的泛类目选品模式,导致对产品和供应链没有积累,当亚马逊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愈发严格,就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亚马逊对刷单测评的打击愈发严厉,同时刷单测评机构也越来越多,“撸评价越撸越狠”,这套高投入、高回报的打法,失败率与日俱增,一旦失败率超过一定比例,就难以为继了。
某刷单平台的服务说明
他也为此反思道,“我们也知道纯粹刷单模式的不足和LOW,一直在努力转型,不过非常痛苦,毕竟团队习惯了固有的运营模式。当下,你不刷,竞争对手分分钟‘教你做人’,想独善其身很难。”
事实上,不少卖家都这样认为。不顾平台的重拳,顶着被封店封号的危险,刷单等灰色交易仍然在悄然地肆意生长。
02
除了“饮鸩止渴”别无他法吗?
有人说,“刷单就是一碗毒药,喝下去是饮鸩止渴,不喝下去也可能活不长,那干脆还是喝吧。“”
这样的做法就跟吃鸦片一样,思维和行事方式已经被刷单深深套牢,阻碍了向更高水平的电商运营进阶发展。
据了解,有很多卖家,深刻认识到刷单之路是一条不归路,并且在流量和转化方面,一早就开始谋划新的运营方式。
除了在中国本土开店,不少卖家也目标国注册了公司开店。比如相较国内,美国本土账号拥有的权限和管理尺度都要宽松一些。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运营也在向内容化迈进。
相较以前,卖家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流量入口,可以把视线投向平台外寻找流量突破口,新兴的短视频、直播、新媒体这种用户关注度高,带货能力强的社交媒体,均可以运用起来做站外引流。
一旦卖家通过站外渠道稳定形成多维度的流量来源,就很容易打破平台内不刷单难有流量和销量的困局。
如果你仔细分析刷单的重灾区,发现那些高竞争、高饱和度和同质化类目刷单最严重。
反过来,那些品牌商家、产品特色和刚需足、高性价比的商家,对刷单就没那么大依赖。
所以从长远看,从根本看,一头严抓产品品质,一头狠抓品牌宣传,是跨境人做强做大的基本要求。
THE END
声明:本文内容由跨境电商综合整理,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