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理访华背后的中美俄大博弈
俄总理米舒斯京率“豪华商业代表团”
开启上任后首次访华之旅
强调继续加强双边金融合作 提高经济主权
当G7广岛峰会聚焦围堵中俄之际
俄罗斯加速“向东转”
时隔163年 对中国开放海参崴港
此举将给两国经贸合作带来何种影响?
又折射出中美俄怎样的政治博弈风向?
《今日看世界》
俄总理率“豪华代表团”访华
今年中俄贸易目标:2000亿美元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5月23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了上任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对于这次访问,米舒斯京可以说是“充满了期待”。由于随行人员太多,包括农业部、交通部、经济部等十多位俄政府高官以及一众俄企代表,总计500多人。有俄罗斯媒体甚至形容这是“俄罗斯政府的一次境外会议”。
从随行规模及配置不难看出,米舒斯京此访的首要目标就是:搞经济。于是,他的首站选在了经济中心上海,赴约中俄商务论坛。期间,米舒斯京的发言主要围绕三个话题进行:扩大中俄贸易规模、推进本币结算以及加强人员往来。去年俄对外贸易总计8500亿美元,对华出口1140亿美元,占比13.4%。
俄罗斯粮食将会更多出口到中国,中国品牌汽车将在俄实现本土化生产,今年俄罗斯对华能源供应量将增长约40%,而中国人今后赴俄旅游有很大概率获得免签待遇。米舒斯京访华可以说提升的是“中俄全方位的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俄访问团包含500多人的商界代表,涵盖了能源、农业、工业、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高科技合作等多个领域。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农业、能源以及高科技合作三个领域。这是因为米舒斯京在上海商务论坛上就公开表示,俄罗斯的农业从业者准备大幅扩大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出口,同时扩大所提供的动、植物产品的范围。此外,中方还安排他参观了位于上海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所,那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俄在能源方面合作将从简单的原料贸易进入到深加工合作的深水区。
李雨桐:不仅如此,米舒斯京还提到俄罗斯要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加强联系。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高科技“短板”暴露无遗;而中国在美国的围堵之下,高科技企业也是举步维艰,双方抱团取暖是恰逢其时。
值得关注的是,此行是在特殊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方面,美国为主导的G7集团峰会在日本广岛举行,目标就是要对中俄发起“无死角制裁”;另一方面,中国在西安成功召开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首次峰会。当东西方两个大国同时彰显自身影响力之时,俄罗斯自然不能“缺席”。因此,中美俄博弈便成了米舒斯京“中国行”备受瞩目的原因所在。
俄特殊时刻对华重开海参崴港 有何深意?
中俄远东合作 能否助力东北经济复兴?
米舒斯京访华前夕,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同意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即海参崴港作为吉林内贸货物中转口岸,6月1日正式生效。海参崴位于东北亚中、朝、日、俄四国交界区域,是整个欧洲和亚洲地区的交通核心地带。俄罗斯远东的开放将大力推动中国东北经济的发展。
新措施生效后,吉林和黑龙江的陆路运输出海距离将大幅缩短,货物不必再辗转千里从辽宁大连港出海。而是经短途陆路运输后直接从海参崴港南下,与南方省份展开内贸往来。俄方还通过远东线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远东天然气管道起点就在海参崴。
1860年,清政府没落,随着《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世上少了一个“海参崴”,多了一个“符拉迪沃斯托克”。从此,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再无出海口,只能长期从辽宁大连港中转海运货物,徒增数百公里的陆路物流成本。
163年后的今天,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大宗物资可以不再绕行,困扰东北振兴最大的问题——运力将被解决。更重要的是,这些途经海参崴港的货物不视作出口,中俄两国都不征收关税,从形式上海参崴成为了一个中国专属的“保税区”和“自贸区”,有机会将俄罗斯远东以及朝鲜融入到中国的产业链分工当中。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俄罗斯在这么一个特殊时刻向中国开放海参崴港这么一个特殊地点,其中确实有所深意。首先解释一下所谓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的含义,就是指国内贸易货物由中国境内口岸起运,通过境外运到中国境内另一口岸的业务。这其中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中俄互补互助的关系中,中国不仅是以国际大局为重,也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主,这也将为中国解决东北地区的能源、商品粮以及原料的“北货南运”问题消除瓶颈。
李雨桐:由此可见,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也和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紧密结合起来,中俄双方要考虑俄远东地区的地缘特点,尤其是其毗邻中国东北地区,这一中国未来十年都要着力振兴的重要区域,而也只有在这种外部助力和内生动力双重作用之下,双方的合作才更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李雨桐:当然,中俄双方可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合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麻烦,但只要两国秉持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准则,着眼两国长远的战略利益,特别是用经贸关系深入合作,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来化解地缘政治的历史包袱,中俄双方就可以在东北亚地区,在太平洋西岸为全球树立一个双边合作的标竿。
一面营造悲情叙事 一面松绑军事野心
日本呼吁的“和平” 为何听起来无比空洞?
两场峰会对开,国际外交隔空见锋芒。不同的是一个是和弦,一个是花腔。上周,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达成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成果丰硕。而G7广岛峰会,原本的经济属性日渐淡化,挑动阵营对抗不断增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广岛“C位亮相”,强化了峰会“挺乌抗俄”的氛围感。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喧嚣,也是“核浓度”最高的一届G7峰会。轮值主席国日本“煞费苦心”,将峰会主办地安排在广岛,这座城市不但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老家兼选区,更因二战期间遭美国核弹轰炸而闻名。
多少有一点讽刺的是,就在G7峰会开幕前一天,拜登携带“核手提箱”抵达广岛,引发日本民众不满。次日,这个箱子又出现在原子弹爆炸遗址的和平纪念公园里。日媒评论认为,虽然“核按钮不离身”是一种惯例,但拜登完全可以采取一种隐秘的方式,以至于“不必伤害到广岛民众的感情”。
为了呼应广岛这一选址,日本将此次峰会主题定为“无核武世界”。G7的领导人们首日就被安排参访和平纪念资料馆,这也是美、英、法等拥核国家首次共同造访广岛核爆纪念遗迹。日本希望各国首脑充分“理解”并“共情”日本遭遇原子弹打击所经受的惨剧。
但日本的悲情叙事偏重于选择性记忆。一味强调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原子弹爆炸受害国,却忽略追问日本为什么会遭遇原子弹打击,并且拒绝对其侵略行径进行反省。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呼吁的“和平”听起来无比空洞的原因。
不仅说辞无力,日本在核相关议题上的做法也充满着矛盾。日本一方面在会议议程中谴责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威胁使用核武器”,一方面又伙同G7成员国加码制裁俄罗斯,加紧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这样做确定不是在将世界加速推向“核战争”吗?
除此之外,日本一边通过G7密集发布了关于核裁军的《广岛愿景》等一系列文件,但自己至今尚未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一边说要向世界传递废除核武器的和平讯息,一边又在谋求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去实现“国家安全”。一边大肆渲染原子弹爆炸的遗留危害,一边不顾国内外反对,以最省成本的方式排放福岛核废水入海,把核污染推给全世界。这些都与“无核世界”的愿景背道而驰。
更值得警惕的是,去年12月,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修改后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三份安全保障文件,抛弃了“专守防卫”原则。本月,日本外相林芳正证实,日本正与北约就设立亚洲首个联络处进行磋商,彻底背离了日本宪法的和平理念,昭示着日本推进自身军事松绑的野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不久在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认为,日本想要成为军事强国的路线很清晰,并预测日本将在5年内成为拥核国家。
美日炒作中国“经济胁迫” 贼喊捉贼
“脱险不脱钩”暗示对华政策新调整?
G7峰会本是一个以经济为主要议题的机制,但这两年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会议的地缘政治色彩明显加强,但与欧洲国家更加“关心”俄罗斯不同,此次东道主日本却夹带不少“私货”把更多重点放在了中国。除了老调重弹的台海、南海、涉港、涉疆等问题,公报涉华部分还出现了“去风险化”、“经济胁迫”等措辞。
不过,并非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都赞同这种打压中国的行为。
颇为讽刺的是,长期以来,技术封锁、单边制裁的正是美国。截至2021财年,美国已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计超过9400项,美国已对世界上近40个国家实施过单边经济制裁,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到影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无疑美国最配戴,日方也应深有体会。而日本“不计前嫌”积极配合美国大搞对抗、“脱钩”,构筑“小院高墙”,也正是G7影响力萎缩的体现。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近期发生了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会晤,其中包括美国和盟国的会晤以及最近举行的G7扩大会议。中国在这些会议中成为了主要议题,尤其是在G7会议上。尽管各国明确表示准备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但仍然有人批评中国所谓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扰乱了全球经济。
李雨桐:各国还发布了针对中国所谓的“经济胁迫”的声明,其中主要涉及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所谓的“脱险而不脱钩”,这主要指的是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希望保持传统的贸易关系,但在高科技领域加大对中国的围堵和限制。第二个是强化所谓的“友岸”或者“近岸外包”,即在意识形态前提下与美国的盟国或邻国建立排华供应链。此次会议特别提到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3D打印和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等领域建立所谓的“大西洋标准”,意味着要将中国排除在外。
李雨桐:然而,尽管G7在围堵中国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仍然表现出表面上的一致和实际上的分歧。例如,“脱险不脱钩”的政策显示出各国难以割舍对中国巨大市场和经济潜力的依赖,这也使得美国的反华策略难以完全生效。
李雨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各国仍然对美国持有戒心。众所周知,美国是近现代经济威胁的始作俑者。无论是对中国华为的打压,还是之前对法国阿尔斯通的长臂管辖,更不用说让日本至今痛彻心扉的《广场协议》。因此,如果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没有根本改变,无论是G7、“四方投资者网络”还是“美日韩”同盟,都难以避免走向衰弱。然而,中国需要警惕的是,在此次之后美国可能会有“最后的疯狂”举动。
中国驻美大使履新 双方商务部长会面
中美关系止跌企稳“解冻”在即?
虽然中美关系在无数的矛盾摩擦中“冰封”已久,但美国总统拜登5月21日在离开广岛前对记者称,预料与中国的关系将“很快解冻”,引发外界关注。加之中美间近来互动频率明显增加:5月10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维也纳举行8小时超长会谈。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本周也赴美,在APEC部长会议期间,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会面。与此同时,在空缺5个月后,5月23日中国新任驻美大使谢锋抵达美国,成为第十二任中国驻美大使。这些信息的叠加,让外界对中美关系“止跌企稳”有了些许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总体而言,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主导权逐渐增加,特别是在气候危机、俄乌冲突以及其他全球治理的重大问题上,包括美国可能更为关注的通缩、通胀以及大宗农产品和能源贸易等方面,美国确实需要依赖中国,而这些方面也可能成为未来中美关系恢复的重要突破口。
主持人卢琛:
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
今晚20:30《今日看世界》
编辑:张筱浛
编导:吴诗瑶、金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