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效应是指消费者的决策具有非理性倾向,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一个选项集合里新增加一个极端选项后,会使原来的选择方案成为折中选项,那么即使折中选项在选项集合中不存在绝对占优关系,它也会更具吸引力,被选择的概率增大。
当人们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做选择时,往往更喜欢中间的选项,因为中间的选项看起来更安全,不至于犯下严重的决策错误。
1989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Itamar Simonson在《消费者研究学报》上首次发表了关于“折中效应”的研究。
“折中效应”也彻彻底底地违背了传统经济学的原理。传统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封闭的市场里,有A产品和B产品在竞争,A产品和B产品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时,加入任何一个C产品,经济学原理认为A产品和B产品的市场份额都会因为新的竞争对手C产品的加入而下降。然而,“折中效应”告诉我们,即使新加入的C产品并没有被占优(C产品并不是任何产品的“托”),也可以导致B产品被选择的概率大大增加,因为C产品的加入使得B产品成为“折中”的选项,从而选择B产品显得更加安全。
1989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Itamar Simonson在《消费者研究学报》上首次发表了关于“折中效应”的研究。
如上图所示,假设在V和W两个属性上,有5个可选择的选项A、B、C、D、E。A在属性V上最优,但是在属性W上最次,以此类推,E在属性W上最优,在属性V上最次。由于属性V和属性W对你来说,都很重要,这时候就很难抉择。
西蒙森教授的研究发现,同样是产品B,在选择集1(A;B;C)中被选择的概率会大于在选择集2(B;C;D)中。因为在选择集1中,B是折中选项,而在选择集2中,B是极端选项。
类似地,在选择集2(B;C;D)中最受欢迎的选项C,在选择集3(C;D;E)中也成了极端选项,从而被选择的概率也大大下降。
商品不打折,如何卖出好价钱?关于这个问题,上期给大家讲到了「价格歧视」策略,相同的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这样既不会浪费,也不会供不应求,能找到最佳平衡点,达到利润最大化。
因为价格歧视要看用户消费剩余的多少,所以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门槛。那有没有更容易实现的方法呢?
当然有!我们先讲几个生活中的案例:
我们出去吃饭会发现,很多饭店的菜单前几页的菜往往价格很贵,像鲍鱼、龙虾、鱼翅之类的,动辄几百甚至几千的奢侈菜品。
但是你继续翻阅,看到中间几页时,心里稍微轻松了一些。因为你看到不少虽然价格很高但是仍然可以接受的菜,例如90元的羊排,80多元的烤鸭等。再往下翻,你可以看到价格最便宜的一些菜,例如18元的酸辣土豆丝,16元的鸡蛋炒西红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