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重构空间,“老园区”焕发“新生机”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东方风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位于常州东部的常州经开区是苏南模式发祥地,工业起步较早,基础强劲。但是,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常州经开区镇村工业园区产业层次不高、亩均税收低、土地利用效率低、空间分布散乱、发展规模小等问题逐步凸显,不同程度存在“危污散乱低”现象,这些已经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阻碍。
园区更新迫在眉睫。去年6月,常州经开区启动实施园区更新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到2023年整治提升低效工业园区3000亩以上,建成一批土地集约节约、布局合理、产业先进的全新工业园区。
努力奔跑,终有收获。记者昨天获悉,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近期开展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全省13个县区获批首批试点,常州经开区入选,是常州唯一。这标志着常州经开区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工作将跨上新台阶。
多规合一、集聚集约,释放巨大产业空间
常州经开区园区更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土地开发强度太强。“土地开发强度达53%。600多家规上企业大多属于家具建材、金属制品等传统行业,一些优质企业想扩张却‘无地可用’,一些优质项目因缺乏用地指标无法落户。”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常州经济开发区分局副局长何贤挺说。
面对曾经的优势转眼变成现在的劣势,一场突破发展“天花板”的园区更新势在必行。“要举全区之力实施工业园区更新,让老旧镇村工业园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
为此,各园区组织代表团前往顺德、佛山等地参观学习,改革思路目标逐渐清晰。常州经开区还成立了工业园区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多个部门分片分类合力推进;多部门联动下,城市规划修改调整仅半年就快速到位。目前,3个试点乡镇腾空拆净累计签约面积近60万平方米。
“按照‘强化耕地保护’‘坚持生态优先’‘推进节约集约’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建立4类园区,分别是集聚建设类园区、功能转换类园区、整治提升类园区、生态退出类园区。”何贤挺说,力争通过改造和退出,将原来的50余个村镇工业园区升级为绿色家居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智能电机产业园、光电科技产业园等23个特色品牌园区,提升面积超过2万亩。
深挖资源、精准招商,优质项目不断导入
不久前,常州经开区遥观镇今创路东侧、广电路北侧的150多亩空地上正进行围挡施工。该地块原有12家企业,亩均税收2.68万元;到今年底,一座总投资20亿元的创新智慧港将拔地而起,预计亩均税收40万元。与此同时,位于丁堰街道的联东U谷项目作为常州经开区园区更新先行先试单位,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将于今年9月交付。目前,已经签约包括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48家企业,亩均税收将提升至60万元以上。
“力促万洋科技众创城一期580亩标准厂房早见形象、早出效益,加快实现以园聚链、以链集群。”横山桥镇镇长程金说。程金口中的万洋科技众创城曾经叫八方工业园,其中60多家企业亩均税收不到2万元。通过资源要素与高质量项目相挂钩、企业安置与园区更新相挂钩,未来这里将成为高端制造区,亩均税收将达40万元以上。
今年上半年,常州经开区三镇启动区完成规划调整工作,有序开展土地报批出让及签约腾退扫尾工作。今年下半年,横山桥镇万洋众创城、横林跨境电商产业园、遥观东方环保科技产业园等将陆续完成土地供应,确保拿地即开工。
提升品质、改善生态,带动城乡融合发展
园区更新,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又带动城乡融合发展。
骄阳似火,芳茂山生态整治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该项目位于横山桥镇,占地约3900亩,一期先行区用地面积约380亩。通过生态整治,这里将释放腾退建设用地500亩,计划用于万洋众创城一期。“园区提升与生态腾退相挂钩,在唱好生态环保重头戏的同时,为园区更新带来空间,由此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程金说。
在新交付的芙蓉湖畔雅苑,267套新农居粉墙黛瓦、碧水萦绕,幼儿园新建、卫生院提档,道路绿化、生态环境得到大幅优化。这也得益于横山桥镇紧抓园区更新契机,在实施工业园区更新同时,发动园区更新所在农户参与宅改,实现了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三方共赢目标,取得了社会各界好评。
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常州经开区将紧扣“苏南智造新高地、开放融合先行区”发展定位,以园区更新串联起“更富活力的东方新城、更高能级的产业园区、更加宜居的美丽乡村、更有品质的百姓生活、更为安全的发展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记者 何一智)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