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布局海外被嘲讽,今携千亿营收王者归来!

开年始伊,国内一众上市公司预告业绩巨亏,尤其是以航空、房地产为主,甚至于发生了家装家具巨头红星美凯龙易主、国美电器黄光裕失去上市公司控股权等黑天鹅事件。
而在资本市场的一个角落,有一家励精图治的企业悄悄预告了其业绩,一下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它曾出走海外掘金,被国人嘲讽,认为其赴国外喝汤,如今海外市场结出硕果,其携带巨额利润归来,又被网友顶礼膜拜。
它是谁呢?它就是海尔集团!
源自百度百科
1月9日,海尔集团对外公布了2022年全球业绩。202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收入3506亿元,增长5.4%,全球利润总额252亿元,增长3.7%。
2022年,海尔集团在国内疫情肆虐,海外逆全球化且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仍能实现稳定增长,来之不易。拆分来看,海尔集团的高增速,主要来自海外市场,北美、西欧、中亚等均以超行业平均增速2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海尔集团自称,海尔的增长来自坚持多年的海外、高端、生态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带来的成效。2022年,海尔聚焦在已布局的海外、高端、生态和数字化转型战略三大产业版图上,不断深入探索,其中2022年生态板块营收450亿元,增长16.3%。
源自百度图库
一、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全名为海尔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工商注册来看,海尔集团注册于1980年,改革开放之后,法人代表周云杰,注册地址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尔路,主要人员为张瑞敏。
周云杰,1988年大学毕业后在海尔集团从基层经过多个岗位历练成长起来的,曾担任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2021年11月当选为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源自百度百科
海尔集团官网显示,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集团在全球设立了10大研发中心、71个研究院、33个工业园、133个制造中心和23万个销售网络,连续4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连续14年稳居“欧睿国际全球大型家电零售量”第一名,2022年全球营业收入达3506亿元,品牌价值达4739.65亿元。
海尔集团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海尔智家、海尔生物、盈康生命、雷神科技,同时海尔集团还孵化有7家独角兽企业、102家瞪羚企业和1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目前多家企业竞速资本市场。
1、海尔智家:600690.SH,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早期名为青岛海尔,实际控制人为海尔集团。目前总市值2472亿元。
主营产品为海尔电视、海尔洗衣机、海尔背投电视、海尔DVD、海尔笔记本电脑、海尔冰柜、海尔电冰箱、海尔燃气灶、海尔热水器、海尔家用空调、海尔手机、海尔液晶电视等等。2021年海尔智家营收2275亿元,净利润132亿元。2022年预计营收2500亿元。海尔电冰箱占其营收的31.45%、洗衣机占其营收的24.06%、空调占营收16.49%、厨卫占15.49%。
2、海尔生物:688139.SH,2005年成立、2019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总市值220亿元、总股本3亿。第一大股东为青海海尔生物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1.63%,实际控制人为海尔集团有限公司。
海尔生物主要为生物样本库、药品及试剂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生命科学实验室等五大应用场景提供低温存储解决方案(设备),属于制造业。
2021年,海尔生物营收21亿元、净利润8.5亿元,其中样本安全场景占比41%、药品及试剂安全场景占比24%、疫苗安全场景占比24%、血液安全场景占比11%。
3、盈康生命:300143.SZ,1998年成立,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目前总市值74亿元,总股本6.4亿,第一大股东为青岛盈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穿透大股东为海尔集团公司。
盈康生命早期产品为金针菇、真姬菇和白玉菇等鲜品食用菌的生产销售,2016年收购了深圳玛西普医学科技公司100%股权,成功进入医学放射外科设备领域。经过本次收购,盈康生命的主营业务已调整方向,变为了医疗服务和设备提供。
2021年盈康生命主营业务收入11亿元,净利润-3.5亿元,2022年业绩预告其营收为13.5亿元,净利润亏损6亿元,营收占比中医疗服务占比94%。
4、雷神科技:872190.BJ,2014年成立于青岛、2022年12月在北交所上市,总市值12.46亿元。第一大股东为苏州海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8.64%,穿透大股东为海尔集团有限公司。
雷神科技主要专注于粉丝交互模式下的游戏笔记本、游戏台式机和游戏外部设备的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应该说是一个小众的消费市场,主要产品为雷神笔记本、雷神电脑、雷神游戏机周边配套。
2021年雷神科技的营收为26亿元、净利润为0.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其中游戏笔记本占比72%、台式机占比15%、周边配套占比10%。
二、海尔集团发展史
1、创始人张瑞敏
说海尔集团的额发展史,应该先说海尔集团的海尔集团创始人、董事局名誉主席、灵魂人物、创业教父张瑞敏。
源自百度图库
张瑞敏,党员,1949年出生,现年74岁,山东青岛人。海尔集团创始人 ,人单合一模式和生态品牌的创立者 ,全球50位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连续当选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张瑞敏最被人们推崇的是,其将一家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打造成为了享誉全球的知名家电品牌-海尔集团,并率先在全球创立生态品牌。同时他将经营管理企业的心得升华,形成了系统的管理思想体系——人单合一。
2018年12月18日,张瑞敏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注重企业管理创新的优秀企业家。同时期获此殊荣的有马云、马化腾、屠呦呦、鲁冠球、路遥、霍英东等100人。
2、海尔简史
(1)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临危受命,接任当时已经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当时的冰箱厂亏空147万元,产品滞销,人心涣散。张瑞敏是到农村大队借钱,才使全厂工人过了一个年。
源自海尔集团官网
(2)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张瑞敏就烧向了自己,1985年1月1日,张瑞敏从消费者的投诉信件发现了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张瑞敏怒砸76台不合格冰箱,并被媒体报道,“砸冰箱”事件一跃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
(3)1987年2月1日,海尔冰箱战胜十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中标,这是海尔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
(4)1990年10月,海尔的相关产品通过了美国UL认证,标志着海尔走向国际市场的思路已经开始付诸实施。
(5)1991年12月,历时7年的发展,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在青岛市的支持下,合并了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总厂,于1991年12月20日成立海尔集团,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阶段。
(6)1993年11月,海尔冰箱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7)1999年4月,海尔集团在美国的南卡州建立了生产厂,标志着海尔集团正式开启海外布局。
(8)2001年12月,海尔集团宣布,其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
(9)2008年8月,海尔集团以营业额收入1182.2731亿元的业绩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且位居34位,领跑山东38家入围企业,也是家电制造业中排名最靠前的企业。
(10)2021年11月,海尔集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创始人张瑞敏主动提请不再参与新一届董事提名。新一届董事局邀请张瑞敏担任新一届董事局名誉主席,选举周云杰为新一届董事局主席,聘任周云杰为首席执行官、梁海山为总裁。
源自百度图库
三、海外布局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海尔集团在1987年便中标了国际订单,1999年在美国开厂,截止到目前在全国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布局,截止目前,海尔集团在全球有33个工业园、133个制造中心、108个营销中心,全球销售网络23万个,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海外有10万多员工,2万多个研发人员,10个全球研发中心。
海尔集团在全球的品牌除了海尔以外,还有卡萨帝(中国市场的自用高端品牌)、Leader电器(年轻群体品牌)、美国通用家电(美国品牌)、斐雪派克(新西兰国宝级品牌)、AQUA(日本及东南亚最受欢迎品牌)、CANDY智能(意大利智能品牌)。
源自百度图库
四、同业市场
在家电市场里面,和海尔齐肩并进的还有长虹、康佳、TCL、海信等。
1、长虹集团:全名为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控股股东为绵阳市国资委,2021年年报营收1073亿元,净利润10亿元。长虹集团在资本市场形成“6+2+1”的新局面,即6家上市公司(四川长虹(600839)、长虹美菱(000521)、长虹华意(000404)、长虹佳华(3991.HK)、长虹能源(836239.BJ)、中科美菱(835892.BJ)),1家科创版首发过会待上市公司(华丰科技A22360),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长虹民生(836237)、长虹格润(873859))。
源自百度图库
长虹集团的主营收入中,IT产品占比38%、长虹空调占比15%、长虹电视占比14%等其他还有厨卫、机顶盒、小家电等产品。
源自百度图库
2、康佳集团: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以产业产品业务、科技园区业务、平台服务业务、投资金融业务为主体的公司。康佳集团第一大股东为华侨城集团。主要产品有康佳电视、手机、厨卫、净水器等产品。2021年,康佳集团营收296亿元,净利润8亿元。
源自百度图库
3、TCL: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总部位于广东惠州,主营业务是半导体、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新型光电、液晶显示器件。2004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0100.SZ,控股股东为李东生,持股比例6.79%,目前总市值700亿元,2021年营收1636亿元、净利润150亿元。主营构成包括半导体显示业务54%、光伏及半导体25%,主要产品包括TCL液晶电视、乐华彩电、TCL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
源自百度图库
4、海信: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1999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第一大股东为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青岛市国资委,总市值196亿元,2021年营收745亿元,净利润7.6亿元。主营产品为海信冰箱、海信空调、海信冷柜、华宝空调、科龙空调、科龙冷柜、荣声冰箱、荣声冷柜。在其年度报表中,空调占比45%、冰箱洗衣机34%。
源自百度图库
尤其可见,不管是长虹、还是康佳、或者说海信、TCL,其创立时间和海尔都差不多,但是从目前的体量和规模来看,海尔已经成为了巨无霸,而其他几个电器品牌,与海尔的体量差距较大。
五、混业经营
目前海尔集团除了传统的家电业务,还在拓展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云科技、供应链、物联网、产业金融业务。
源自海尔官网截屏
1、卡奥斯工业物联网:卡奥斯COSMOPlat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以共同进化、增值分享为宗旨,通过大规模定制的模式创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创新,以及跨行业、跨领域的小微创业机制创新,立志成为一个多边交互、增值分享的赋能平台,新物种不断涌现的孵化平台,以及各类创客创业创新的双创平台。
2、产业金融业务
海尔产业金融,是国内领先的产业综合运营服务平台,成立于2013年12月,主要控股股东为海尔集团(青岛)金盈控股有限公司。 平台致力于通过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及其他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海尔产业金融旗下的租赁业务承载主体是海尔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保理业务承载主体是上海睿海创世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其他增值业务承载主体是上海睿海创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坚持走“重度垂直行业线、深度布局产业链、开放共建生态圈”的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金融服务+产业运营”双轮赋能,为用户提供综合金融、投资、咨询等多元化产业运营服务。
截止2022年,海尔产业金融累计投放142亿元,同比增长15%,目标完成率102%,累计投放已突破750亿元;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176亿元,同比增长7%。
海尔集团除了产业金融以外,仍在布局消费金融。承载主体是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14年12月于山东青岛成立,主要股东有海尔集团、海尔财务公司、红星美凯龙、绿城电商、中国有赞五家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类似于360借条、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百度有钱花,微信微粒贷等,海尔消费金融对标的是招银消费、捷信消费等,目前位于行业第七。
海尔金融业务将成为海尔集团的主要支撑,一是产业金融主要服务其供应链公司客户,消费金融主要服务其消费者人群,消费者可以直接分期支付家电,实现多赢。
3、供应链业务
海尔集团的供应链业务主要是依靠日日顺供应链平台,该平台是海尔旗下物联网时代引领的场景物流生态品牌,以社群为基本单元,致力成为“中国领先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及场景物流提供商”。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物流技术、整合全球一流网络资源,搭建起开放的科技化、数字化、场景化物联网场景物流生态平台。
源自百度图库
六、未来畅想
2022年,面对反复延宕的疫情和复杂严峻的环境,海尔锚定“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稳中有进,逆势增长。新年始伊,海尔集团内部提出了2023创业再出发的口号。
百尺竿头更进步,千仞绝顶再攀登。海尔集团现任董事长周云杰表示,展望2023年,依然面对很多挑战,海尔要成为一个“时代的企业”,必须以归零心态,创业再出发。
目前海尔集团教父级人物张瑞敏已逐步隐退,新的掌舵人已在海尔工作多年,未来的海尔,仍将步履坚定,行稳致远,期待海尔集团的未来更加美好。
